红色是七月的象征,如火的七月,燃烧着激情的信仰追求。在这火红的毕业季里,2019届湖南大学军转干部培训班也即将结业。结业前夕,为让即将迈入工作岗位的军转干部再一次接受革命洗礼和传统教育,进一步巩固一年来的学习成果,7月10日至11日,学校组织全体学员赴革命老区茶陵县开展了一次两天一晚的现场教学红色之旅。
7月10日,第一个教学点来到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委党校校长首先给大家讲解了茶陵县的红色文化、地方特色及风土人情。接着带领大家参观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纪念馆。学员们一边听一边看,感受革命的艰辛困苦,感恩前辈的英勇付出。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茶陵县党校校长在给学员介绍茶陵历史)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是中国革命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建设的一次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为今后武装建政创造了光辉典范。
(工农兵政府大院)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位于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州(县)署衙门,始建于南宋中叶之末,徽派建筑。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克茶陵县城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此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毁于战火,2005年起进行修缮恢复。
(县党校的老师在给学员们进行讲解)
随后,大家来到现场教学第三站——洣江书院。大家端坐大讲坛的课桌,尽情地感受国学的精神与魅力。洣江书院创建于公元1504年(明弘治十七年),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书院位于茶陵州狮子山(现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校园内)、文江和洣水之滨,文化底蕴深厚,书卷气息浓郁。
(洣江书院)
(学员们坐在洣江书院讲堂内感受书院气氛)
现场教学第四站,大家缓步来到茶陵县委大院,寻觅当年毛泽东主席到访茶陵县委时的足迹,感受伟大领袖的风范。茶陵县是建国后毛主席唯一一个出访留宿过的县城。
(茶陵县委办公楼)
7月11日,培训班举行了一个简短而具有特殊意义的学年总结会。在会上,由班长主持会议,班主任张老师深情地作了全面小结,回顾了一年来共同学习成长的历程和面对疫情特殊情况的不易,对学员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寄予了期望。接着张老师为优秀干部和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两位优秀学员代表作了发言,表达了对湖南大学精心培育的感恩和战友同学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感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能够提供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最后全体学员向湖南大学赠送了“遍栽桃李树,广育栋梁才”的锦旗。
(班主任老师在做学期总结)
(为优秀学员颁发奖状)
(优秀学员)
(优秀干部)
(班长主持)
(优秀学员代表讲话)
(优秀干部代表讲话)
(19届军转学员向湖南大学赠送锦旗)
现场教学最后一站,大家来到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入馆后,大家首先在红军标语雕塑前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接着跟随讲解逐一参观了8个红军标语展厅,一幅幅红军标语,一件件珍贵藏品,让大家仿佛回到当年工农暴动闹革命的火红场面,红军发展壮大的艰难岁月历历在目。
(军转学员重温党的誓言)
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红军标语是井冈山根据地和湘赣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的缩影。红军标语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硝烟风雨,有的在书写后不久便被更换或覆盖,有的标语载体被剥蚀损毁或拆除,遗存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炎陵县是全国遗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之一。遗存标语具有署名单位多、时间跨度长、书写形式多、宣传对象广等特点。其内容既宣示了革命的最终目标,又结合了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有明显的地方特点;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又有质朴的艺术美,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珍贵信史、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束茶陵参观学习之后,大家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相约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传承革命精神,发扬优良传统,用出色的工作表现回报母校的培养,为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